3月18日上午,记者走进秀英区北铺村委会荣堂村的“风铃小院”,院里的古树上悬挂着椰壳制作的风铃,和风拂过,风铃“奏”出洪亮而灵动的旋律。这处由搁置古屋改造而成的“风铃小院”,不只成为村中一道共同的风景线,更带动了乡民作业,为村庄开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北铺村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开展形式,经过引入企业改造搁置古屋,打造村庄消费新场景,培养多种村庄新业态。这一行动让从前搁置的“方寸之地”变身抢手打卡点,不只提高了乡民的经济收入,更为村庄复兴奏响了“新乐章”。
当天下午,在荣堂村“风铃小院”的“乌鸟岛”工艺坊内,椰壳风铃、椰笛等手艺艺品琳琅满目,乡民吕惠忠和搭档们专心地制作椰壳风铃。定点、装置彩扣、放置振膜……经过一系列精密操作后,一个个精美的椰壳风铃便呈现在眼前,悄悄摇摆风铃,洪亮的旋律随即响起。
“我在这儿作业现已4个多月了。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自己最喜欢的作业,我感觉到很高兴。”吕惠忠和记者说,经过参与训练学会手艺制作后,他顺畅上岗,成为“乌鸟岛”工艺坊的一名正式职工,“企业为我们村带来了许多作业机会,像简略的椰壳彩绘工序,许多乡民都能轻松上手。”
同样在家门口完成作业增收的乡民王瑞祥也收成满满的幸福感,“我曾经就喜欢手艺雕琢,现在不只在家门口找到满足的作业,每月还有不错的收入。”
乌鸟岛(海南)工艺品制作有限公司负责人宫大介绍,公司自上一年进驻荣堂村后,自创了椰壳风铃、椰笛等4款手艺艺品,并为乡民供给了专业训练辅导,“现在推出的产品广受顾客喜欢,订单量也在稳步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对接市场需求,带动更多乡民增收致富。”
“风铃小院”古拙高雅的环境招引了很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观赏完七十二洞后,来到小院,听着洪亮悦耳的风铃声,品一壶茶,似乎全部烦恼都被抛向无影无踪。”当天前来打卡的游客赵雪晴笑着说。
“风铃小院”得到游客的认可,让乌鸟岛(海南)工艺品制作有限公司主办人张月感到非常欣喜。“荣堂村保留着很多火山石结构的建筑群,这儿共同的村庄面貌为我们供给了丰厚的创造创意。”张月和记者说,下一步将在“风铃小院”打造多业态消费场景,招引更多人前来旅行、参观,助力村庄工业开展。
“企业入驻后,古屋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里也更有人气了。”北铺村村庄复兴作业队队长陈大森介绍,在被打造成“风铃小院”之前,古屋外观寒酸,无人打理。现在在企业的补葺和改造下,寒酸的古屋摇身一变,成了充溢气氛感的“风铃小院”。
陈大森表明,下一步,该村将持续安身当地资源优势,引入更多企业在村庄出资开展,一起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开展新形式,鼓舞和支撑乡民以院子为阵地,经过整合文明、生态、旅行、农业等资源优势,拓荒新的致富门道,为村庄复兴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