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环境感知和物体识别能力,成为机器人实现自主操作、导航和交互的关键技术。目前,
视觉传感器主要是利用机器来执行视觉识别和判断任务。目前,主流人形机器人视觉方案包括3D结构光、iToF及纯视觉等组合方案,视觉方案的选择与其算法能力有关。例如,特斯拉Optimus采用的是纯视觉传感器方案,宇树的G1采用3D结构光方案;人形机器人公司SanctuaryAI的Phoenix采用的是iToF方案;星尘智能的S1则是采用3D结构光+iToF的方案。
面向市场需求,奥比中光已经推出了丰富且全面的3D视觉感知方案,包括结构光、iToF、激光雷达等全技术路线月,奥比中光发布了GMSL2/FAKRA双目3D相机Gemini 335Lg,可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和机械臂。根据介绍,Gemini 335Lg增加了GMSL2(千兆多媒体串行链路)串行器与FAKRA连接器,传输带宽可达6Gbps,能带来更稳定的数据连接。奥比中光指出,该产品适用于高速移动、长距离连接,或在崎岖地形和电磁干扰等复杂环境中作业的机器人。
在3D结构光技术领域,除了上述提到的新品Gemini 335Lg,奥比中光还在2024年推出Gemini 335、Gemini335L、Gemini 336、 Gemini 336L等通用型高性能双目3D相机,可用于各类智能终端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执行视觉应用。
奥比中光在投资者交流活动上表示,机器人业务方向是公司近年及未来重点布局和发展的重 要战略方向之一。目前,奥比中光已经在传感器、激光雷达到模型算法等多个技术方向都具备优势。
英特尔在机器人3D视觉领域的布局主要是通过RealSense系列传感器。此前,英特尔推出了 RealSense 深度摄像头D455。该产品的摄像头模块搭载的是英特尔实感模块 D450,计算处理器板采用英特尔实感视觉处理器 D4,还搭载了一个左成像器、一个右成像器以及一个可选的发射器。4米处的深度误差小于2%。
据了解,英特尔面向机器人的感知领域,已经推出了多款的传感器。D455/457集成了IMU传感器,更AMR的导航和定位等场景需求。D435i已经应用到宇树科技的H1中。
当前,机器人在多个应用领域逐渐打开市场,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以及特种机器人等等,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带动了机器视觉技术市场。市场调查与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到2027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560亿元人民币,其中3D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元。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3D视觉技术将保持一定的成长空间,特别是在机器人市场。
而3D视觉传感器在机器人市场的布局正是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机器人在工业、服务、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愈来愈普遍,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和操作精度要求慢慢的升高。而3D视觉传感器可提供深度信息,帮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环境,实现精准定位、避障和物体识别,成为最佳选择之一。
不过,3D传感器技术还面临一定的挑战,包括由于3D传感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对算法和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较高,且户外机器人应用场景复杂,对传感器的精度、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等性能的要求也不一样,而这些都是传感器企业要逐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