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我国历代法书精品大观》、《我国历代绘画精品大观》双百册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箭亭书苑举办。
我国书法与绘画的艺术源源不绝,它们同为华夏文明土地中生长出的珍宝,尽管为两个独立的艺术类别,书法偏重表达性格,而绘画更着重逼真描写。但自古“书画同源”,寻求共通的翰墨技巧和抒发适意的审美兴趣,二者数千年来相互学习,相得益彰,一同开展,在国际美术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故宫博物院作为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保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保藏有国内最丰厚、体系的我国古代书画。现有保藏历代法书、绘画十五余万件(套),其间古代绘画近五万件(套),其间既有年代久远的稀世孤本,亦有各年代名家的代表著作,可谓明晰地反映了我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开展的前史头绪,详细丰厚地出现了我国美术史上的模范之作。
此次,由故宫出书社、文物出书社一起推出,北京裕虹文明科技有限公司印制的《我国历代法书精品大观》和《我国历代绘画精品大观》双百册,正是为了感触经典,共享我国书画艺术的高迈与奥秘,展现中华民间传统文明的广博与精深。此套双百精品,也是博物馆经典之作的调集出书工程,含义严重,堪可保藏与传世。
2009年,文物出书社、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书社和北京圣彩虹文明艺术开展有限公司从前选用“数字纳米高仿真印刷技术”协作出书了《我国历代法书精品大观》。2022年,文物出书社、故宫出书社和北京裕虹文明科技有限公司再度协作修订《我国历代法书精品大观》,推出此次的新版,全套书共100册,含有1900多页图版,释文146页。收录了故宫博物院等国内以及等海外保藏的我国古代书法精品。包含迄今为止咱们所知的最早的书家墨迹《平复帖》、被誉为千古榜首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唐摹本、王羲之宗族一门几代人的墨迹唐摹本合集《王氏一门书翰》(又称《万岁通天帖》)、“三希堂”中的两件王羲之真迹摹本《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真迹摹本《中秋帖》和琅琊王氏现存仅有真迹王珣《伯远帖》。还有大批隋唐以来显赫有名的法书名作,如智永《真草千字文》、欧阳询《梦奠》《张翰》《卜商》三帖、褚遂良《大字阴符经》、颜真卿《祭侄文稿》《自书告身帖》,以及怀素、柳公权、杜牧、高闲等唐人法书。五代部分收录了杨凝式《韭花》《神仙起居法》二帖。宋代部分收录了宋四家“苏黄米蔡”、徽宗赵佶、高宗赵构、陆游、朱熹、吴琚、张即之、赵孟坚、文天祥等人的代表作三十余件。元明清部分收录了鲜于枢、赵孟頫、邓文原、杨维桢、宋克、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八大山人等名家精品三十余件。这些著作构成了我国古代书法史的一条主线,即以历代文明精英文人士大夫书法为主的二王为代表的帖学门户,完好地表现了我国书法丛两晋到明清这一千五百多年间奇光异彩的进程。
《我国历代绘画精品大观》全套书共100册,含有近2000多页图版。收录了故宫博物院等保藏的自东晋以来,以顾恺之为首的人物画画家的经典著作,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宋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宋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等,可谓件件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经典名品。山水画包含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北宋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南宋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南宋马远的《水图》、元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每一幅精品都为我国人所熟知,完好表现了我国山水画史的开展头绪。花鸟画历代深为公民群众所喜爱,包含五代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宋徽宗的《瑞鹤图》《祥龙石图》,元代赵孟頫的《幽篁戴胜图》,明代徐渭的《墨花九段图》,清代八大山人的《河上花图》等,闪烁在历代花鸟画前史的星河中,成为国人学习了解经典的必读之作。特别还包含《清明上河图》这样众所周知的巨制,高精仿制,可谓纤毫毕现,不下真迹一等。《我国历代绘画精品大观》,可谓是一部浓缩了的我国古典绘画史,让读者能够领略到前史上最经典的绘画著作而骑虎难下。
这两套《精品大观》均选用“数字纳米高仿真印刷技术”,原大原色仿制古代法书墨迹和绘画著作,再现原作丰神。内页选用三层托裱挖镶的经折装册页,外封面包饰以宋锦,四周以实木镶边,是为古代书法、绘画保藏的高等级精品仿制品,均定量出售,各仅300套(书法其间含2009年版120套)。
6月27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辅导,首都博物馆、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单位承办的“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览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开幕。
2024年6月29日下午,由中华公民共和国文明和旅行部、我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我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明和旅行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的“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建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著作展览我国画著作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开幕。
作为有史以来全球规划最大、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于7月18日在上海博物馆公民广场馆启幕,并于7月19日向大众敞开。展览聚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其间95%以上的文物为初次来到亚洲。
日前,由我国国家博物馆与冲突地区遗产维护国际联盟一起主办的“看护与重光”展览在我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初次全景出现冲突地区文明遗产现状和维护效果,显示文明遗产维护工作者携手保卫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坚定信念,表达重建平和的夸姣愿景。
记者在湖南博物院今日推出的“彼佳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人文物展”上看到,马王堆曲裾式素纱单衣出现在揭露展览中,这是该文物自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1号墓之后,初次以揭露展览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